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搜索

恢复业主团体法人地位刻不容缓!

作者:周玉忠律师,无罪辩护,仿真枪,业主自治 浏览: 发表时间:2020-02-26 10:29:59

 《业主梦业主魂》第十章“业主自治论”

恢复业主团体法人地位刻不容缓!

《物权法》规定业主可以设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条例》规定,一个物业管理区域成立一个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物权法》及《条例》均未对业主团体法律地位这一棘手和核心问题给出答案。

业主团体法律地位不明导致业主自治难以前行:一、业主团体参与民事活动的效力如何,即民事主体地位问题。物业服务的理论基础是委托——代理理论,委托方与被委托方都应当具有适当的主体资格。业主团体与保安、保洁、绿化等专业服务公司建立合同关系,合同效力怎样?再如业主团体是否适格的用人单位?业主团体进行采购等民事活动,有效还是无效?二、业主团体能否通过诉讼、仲裁手段维护公共权益,即诉讼主体地位问题。广东省高院曾规定,业主委员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原告,但不能当被告。一旦业主委员会的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利益,那岂不便宜了业主委员会?实践表明,让业主团体在法律面前继续尴尬下去不合时宜。

1、赋予业主团体独立的法人地位是多年宝贵经验的总结

1994年《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管委会经民政部门登记具有社团法人资格。深圳经济特区、上海市、广东省、天津市、重庆市、青岛市等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中均有业主委员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规定。2006101日实施的《浙江省物业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业主委员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为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共同权益的需要,经业主大会决定,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依法提起诉讼”。最高法院、北京高院、广东高院、重庆高院在相关意见中也认为,业主委员会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可以代表全体业主提起诉讼。从整体上看,我国审判实践中对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经历了一个从一般性否认到逐渐走向有条件认可的发展过程。实践中的突破,使得业主委员会在我国实际上已经获取得了相对独立的诉讼主体地位。[1]

2、《物权法》没有规定业主团体法人地位和诉讼资格,令人遗憾

《物权法》草案曾规定:“ 对侵害业主共同权益的行为,对物业管理机构等违反合同发生的争议,业主会议经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可以以业主会议的名义提起诉讼、申请仲裁;业主也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申请仲裁。”但在第五稿审议时横生变数,有的常委委员提出,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没有独立的财产,难以承担败诉后的民事责任,建议删去这一规定。法律委员会研究认为,业主大会是业主的自治性组织,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都要落在业主身上。目前许多小区没有成立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对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提起诉讼、申请仲裁的权利以暂不作规定为妥;对侵害业主共同权益的纠纷,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法规定,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2] 《物权法》没有规定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的就业主共同权益的行为提起诉讼、仲裁的规定。

《物权法》第八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对任意弃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违反规定饲养动物、违章搭建、侵占通道、拒付物业费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依照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赔偿损失。”《物权法》此条规定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有权就任意弃置垃圾行为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赔偿损失,并未明确规定可以诉讼、仲裁。“无救济无权利”。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业主团体一厢情愿地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赔偿损失”的效果可想而知。《物权法》第三章“物权的保护”主要方法就是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赔偿损失,而此条将其规定为业主团体的权利,则其中必然蕴涵了业主团体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实现这一权利的途径。否则,这一规定又有何意义?因此,虽然《物权法》仍然没有明确业主团体主体地位和诉讼资格,但其赋予业主团体上述实体权利,还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村(居)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不管其身处沿海或内地,不管其身家几何,其参与民事及诉讼活动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从来没人怀疑。《公司法》规定,最低3万元的注册资金、一个自然人即可成立具有法人地位的公司。村(居)委会的民事责任最终也是由全体村民承担,同样也没有注册资金,有的也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专职工作人员,难道我们也要借此剥夺它们的民事主体地位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成为限制它们成为独立民事主体地位的理由,那又何必对业主团体另眼相看,实行双重标准呢?

事实上,业主团体也不必然一定没有独立的财产。若业主自治能够正常运作,业主团体便可通过行使对公共物业的管理权和经营权而获得持续收益。在广州,一个规模不大的小区,其一年电梯广告收入就有十几万之多,如果将停车场、游泳池、外墙广告、移动电话基站等考虑在内,这个数目将更可观。捐赠、分摊经费也可以成为业主团体的独立收入来源。业主团体不参与商业性的经营活动,不存在商业风险。业主团体的运行经费由业主负担是业主自治法的本质表现,建立经常性的社团经费保障机制更是确保业主自治正常运作的必然选择。因此,“权利、承担的义务都要落在业主身上”不是否定业主团体获得独立主体地位的消极条件,而是相反。

对侵犯业主公共权益的行为,通过推选代表进行诉讼,并不可行。公共权益由业主共同享有,难以分割和区分,若诉讼则属于必要共同诉讼。一个小区业主人数成百上千,让这么多的人参加集团诉讼,其难度可想而知。退一步说,即使诉讼具有可操作性,法院也愿意受理并可作出合理判决,在目前情况下,也只会增加成本和风险。《律师办理群体性案件指导意见》规定,此类诉讼属于群体性案件,律师应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努力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工作;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法院要求提供每一个当事人授权委托书的,律师事务所应当补办手续;律师在承办这类案件的时候,需要层层上报。这样,当业主团体不能作为一个独立主体“出头”的话,业主的维权成本、律师的工作难度和风险将会成倍地加大,矛盾可能激化。[3]

3、符合一定条件可将全体业主登记为社团法人

日本《建筑物区分所有法》规定,30人以下的业主群体不具有法人资格,为无权利能力的社团;30人以上者可以决议并经登记而成立法人。美国法院在2070年代通过判例承认业主团体具有法人资格。迄今,区分所有人管理团体(业主协会)之法人资格已于美国判例实务上获得普遍承认。法国、新加坡也采用此例。[4]日本《建筑物区分所有法》还规定,住宅区内全体业主可以组成 “住宅区管理组合法人”。[5]

《民法通则》第三十六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第三十七条规定:“ 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营来源,全国性的社会团体有10万元以上活动资金,地方性的社会团体和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有3万元以上活动资金;”笔者认为,依前所述,如果法律上允许可以将业主团体整体上设立为法人社会团体,通过公共收益或业主捐赠或开发商提供等各种方式筹集3万元以上的活动资金,对于许多小区来说并非难题。

(村)居民自治的理论与实践,外国似无先例可考,但党和政府顺应时代潮流和中国实际,旗帜鲜明地给予了肯定和支持。19986月,广州市海珠区穗花新村六幢高层大楼业主联合会经海珠区民政局登记,就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1994年深圳特区的立法也曾将小区管委会确立为社团法人。可见,业主团体是否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更多的是出于认识上的偏差或者利益上的博弈的原因。

国家统计局《基本单位划分标准》将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作为“其他法人”进行登记。独立的法人资格对于业主自治至关重要,既然《物权法》及《条例》已经规定了业主可设立业主大会,那么,为了落实和保障业主自治,在一定条件和程序(如业主人数在100人以上,需经业主大会多数同意)下,可将全体业主注册为法人。但以业主大会作为业主团体法人名称对外开展业务显得不伦不类,可将“业主大会社会团体法人”简称为“业主社团”。这样,全体业主组成一个业主社会团体法人,建立起类似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其对内管理小区的公共事务“得心应手”,对外代表全体业主签订合同、起诉应诉“不受争议”,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业主团体的主体地位问题。

对于不符合法人条件或不愿意设立法人团体的小区,至少应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法律应允许其按“其他组织”的现有模式平等自由参与各种民事(诉讼)活动,其后果由全体业主承担。让业主团体因主体地位问题在民事活动及诉讼中败下阵来,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

 

    本文节选于《业主梦业主魂——购房维权与业主自治》一书,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或复制!

 



[1]参见程建乐:《业主委员会是否具备诉讼主体资格》,《中国民事审判前沿》,2005年第2

[2] 参见2006823 日,《法制日报》。

[3] 参见本书《业主自治诉讼》一章。

[4]参见程建乐:《业主委员会是否具备诉讼主体资格》,《中国民事审判前沿》2005年第2辑。

[5] 参见《当代世界主要物权制度比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4月第1版第55页。


文章推荐
湖南一导轨被枪案不诉,检察官真诚履职比律师专业辩护更重要 从《枪支认定书》和我国台湾立法谈AR15枪支零件案无罪辩护 诉讼代理应全面开放冒充律师应绝对禁止 被告人数众多案件庭审僵局难解呼唤松绑共同辩护 刑辩“转诊”制度应予完善 湖南:导轨被“枪”案X某昨日终被取保 ​  酒店离奇坠楼案终审:自行跳楼不被采信被告担责八成 22年版BB弹类枪支散件鉴标升至伤眼枪标六倍意义有多大? 二审辩护权被剥侵常见情形及应对 “枪支散件”应正名为“枪支主件”并严格限定认定范围(附公民建议书) 枪支散件入刑类案无罪辩护要点 钥匙扣“枪”案检察官网上为夫喊冤不是应有的“报应” 劳荣枝案二审维持死刑,暴露三个程序遗憾 跨越二十年法子英律师会见笔录成为指控劳荣枝证据 是否颠覆辩护伦理? 反转 仿真枪小贩入狱4年被撤诉 购仿真枪被判无期少年迎再审 强制执行法需做四大修改才能让老赖不再嚣张 无罪辩护中律师与客户双向选择要点 残疾(死亡)赔偿金不属刑附民诉讼范围的司法解释条文应确认无效 How to prepare and conduct a plea of not guilty in China Former judge gets free sentence for buying 2 BB guns 无罪辩护的准备与展开——执业二十周年会议主题发言 以专业力促正义——纪念周玉忠律师从业二十周年 马欢实心发令器配件被枪支案重审宣判 从十一年六个月减为四年九个月 700万元债权侵权纠纷案以20万元和解 公安部2019枪规有哪些新的变化 周某集资诈骗案二审从十年改为五年 妇女权益保障法应改为性别平等保障法  熔喷布机销售案:二审改判控股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国庆前夕一开设赌场罪嫌疑人不批准逮捕后转治安处罚结案 复旦大学开除三嫖娼学生学籍有违比例原则 从“崖山之后无中华”到“崖山之后”再造中华! 厦门:万言上诉求无罪案被秒结,检察机关发函纠正必须再审 钥匙扣“枪”案一审宣判12人免罚3人法定刑下量刑 “伤眼即枪”试验比“熟蛋返生”实验更加恶劣 长沙:生产过桥等配件被控非法制造枪支案:情节严重不成立判四年半 女辅警“敲诈”案应先让民法典评价 公司登记信息公示应戒娱乐性加强实用性 开设赌场罪审前辩护先获自由再被不起诉 爆竹炸鱼入罪与假枪真罪哪个更离谱?! 《行政处罚法》确立拘留暂缓制度,意见被部分采纳 可借鉴的对岸刑事诉讼法条文一览 民法典使业主自治决策难度明降暗升? 鞍山:钥匙扣枪案连审三天律师十大理由力辩无罪 退伍军人淘宝卖火柴枪案昨日取保 鞍山:因4厘米左轮“枪”深圳老板等15人被控枪罪案今日开庭 当前认罪认罚制度的异化趋势及解决出路 深圳:军迷被枪罪公堂垂泪,律师无罪辩同行相怼! 关于确认公安部三个枪规文件无效的申请书 《行政文件监督条例》公民建议稿 深圳:11军迷购BB枪被诉非法买卖枪支罪案17日开庭,律师作无罪辩护 为假枪真罪站台,南开大学刑法博导模糊了哪些法理与常识 熔喷布机购销纠纷案的主要问题 民法典编纂修改意见二(婚姻家庭及继承篇) 民法典编纂修改意见一(总则合同物权篇) 让“不打工男”好起来,这才是社会应有的态度! 全国首例开发商收购房屋被诉“补一罚三”案终审判赔差价及利息 永广高铁入规十四五,民间呼吁暂告段落 一条短信到底是多长? 消费者知情权获保障 港人99年认购房屋被开发商转卖诉讼六年终追回 借名购房案中利用证据优势推翻房屋登记实现房归原主 含大圆柱最坑爹商铺买卖案二审大逆转圆满和解 从美国枪击案近况看中国“假枪真罪”的荒唐—反假枪真罪十年总结报告 马某买2支BB枪案被不起诉 盈科案例|全国首例:卖18支仿真枪玩具商从重判十年到无罪获赔 央视[法治在线]法治封面:玩仿真枪 判无期徒刑? 仿真枪的罪与刑之三:周玉忠律师与仿真枪案的八年抗战 知道|律师:“假枪真罪”判无罪,比冤案平反都难

联系我们

ADD: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珠江东路12号高德置地冬广场H座16楼

M/T:13724802475(微信)

TEL:020-3138 3338

email:446179883@qq.com

 

图片展示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法网 周玉忠律师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技术支持:富码科技 粤ICP备10019804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法网 周玉忠律师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     技术支持:雷霆富码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粤ICP备10019804号-1